儘管進公司已經14個月,很多事情都已經不是第一次碰,可今天改研發替代役的考券對我來說還是很新鮮;畢竟去年主管們跟考券廝殺的時候,我都被推到台上去坐公司簡介+娛樂同學,打發一些等待面試的時間,(想想當HR有時也滿悲哀的…還要身兼綜藝咖);所以今年進來跟主管一起閱卷,真的很新鮮~也真的,跟我想像中閱卷的場景,完‧全‧不‧一‧樣!
主管們迅速確實的批改每一題申論題,不時交頭接耳討論同學解題的方向跟給分→這是我想像中應該要出現的畫面;很不幸的…在面對一個人要改同一題300次後,主管們給我看到的那一面都是這樣的→瞇著小眼看呀看~突然眼睛睜大超愉悅的說:”啊哈!不會寫~空白~!!”、再不然就是沒耐性的吼叫”左一坨右一團的答案,誰看的懂啊!扣分扣分”(沒有真的扣啦!主管就是愛亂喊)。
雖然我們也知道…看到同學們直接交白卷應該要抱持著同理的心態,可是…在有限時間以內,主管們各個被我逼著改考卷,(今天直接把大伙關起來→沒改完150份不可以回家~),看到白卷真的會讓人有鬆一口氣的感覺;而有位很可憐的主管,選中的題目有90%的作答率,就只能如烏龜爬行一樣,在大家都收工下班後,還可憐兮兮的再會議室裡面奮戰。
不過..當然我也會有點納悶,如果考題內一直有人交白卷,是不是代表題目出得太難?這樣讓同學受到打擊,又沒有鑑別度的題目,是不是未來應該避免得好?畢竟網路上都已經流傳趨勢科技的筆試題目陣亡率極高了!再這樣下去…以後誰敢來應徵哩?
只是呢,主管當然也有他自己的考量,今天改好考卷,主管要求把所有申論題還有四大類的選擇題分數拆開計算,原因就是這樣可以清楚看出,同學的優勢是在邏輯、演算法、Java、C語言、網路還是常識領域,更可以幫助主管迅速了解一個candidate的特質。一份考卷曲曲36題,要能測出程式語言又要看出QA能力以及思考脈絡,你說說,要怎麼還有辦法由深入淺的各種level來一下?(又不是要學古代入闈場一考考三天,一寫寫個300題)
什麼類型幾乎都只能出個一兩題,擔心C語言太難就放點Java,擔心程式題太艱深就放點常識,其實沒有人指望同學可以包山包海什麼都會,這些題目只的存在只是為了讓主管可以更快掌握到同學專業領域的專精;(怎麼?不信我?那你怎麼不想想,都是幾年資歷的主管了,怎麼還是得挑著自己擅長的題目改,不能一人包辦一卷?就是主管也會各有所長呀~)
只能說大家都被從小一開始的考試模式給制約住了,考試不是考到80分才是利害,60分就岌岌可危,在測驗專長的筆試會考,主管們期待同學們的表現也不過就是區區4、50分。因為軟體開發的領域是這麼的廣泛,能夠熟悉個四成已經難能可貴,另外那一半不會寫的題目,並不是要打擊大家的信心,而純粹只是人之常情 – 我們一定都有自己還不熟悉的領域 – 就僅僅是如此而已。
難怪筆試結束,鋪天蓋地的都是同學們淒厲的慘叫聲,難怪逢人就跟我說他有一半都不會寫,(你要真都會寫才真的是怪哉)。只想提醒每一個因為筆試考完而信心受創的同學:這只是一個測驗專業領域的考題、不是分數越高就肯定厲害,(人家只有20幾分的也說不定是演算法高手….只是是一個只會演算法的高手就是了…),考題這麼困難也不是因為職場真的這麼可怕,只是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之下,只能題題精闢才能幫助公司看出candidate的能力。
如果本來就注定會有一半以上的題目你不一定要會,那又有什麼好難過的呢?只要,你不是通通不會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