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考大學那年,因為學測的出現還有混亂無比的入學制度,社會科自然科的級分還有各系所的加權,搞得第一屆教改的我們一團兵荒馬亂,補習班應聲而起推出解說團隊,讓專業的說明人員來為你解答你的級距落在哪哩,又有什麼學校可能要你,讓我至今應象深刻的倒不是到頭來我媽算的比誰都準,而是….考完2月基測後我的成績只比全台灣考生的10%好那麼一點點… (驚死人的爛透了!)

 

仗著自己念名校,高中模擬考幾次敬陪末座也沒放在心上反正人家不都說台北的明星高中總是比很多中南部的學校強嘛?(非常討人厭的天龍人心理),結果成績揭曉,名校的光環當場褪色,只剩下被狠狠甩了巴掌的難堪窘困。

looser..       

就跟那些申請暑期實習、參加程式競賽,卻連初審都沒有通過的同學一樣,收到通知的那一刻,心中只有失望與羞辱,以及忿忿不平的疑問:憑什麼就用這紙成績、這些資料就可以judge我?

 

當年收到成績單的不甘心,至今我還印象深刻,尤其在那些補習班解說員的指點下你的數學在倒數15%的級距、英文在5%.. – 再再刺激著自己的不堪,可我又不是真的不念書,只是對歷史地理瘋狂熱愛的我來說,只靠一個社會科是要我成績好到哪裡去?(為什麼我的優點制度看不見)

 

我相信這種心情,這幾天肯定陸續出現在暑期實習申請者的身上懷抱著夢想與喜愛申請了工作,卻被一紙感謝信直接請回,那種窘迫只怕跟當場被賞巴掌沒什麼分別,要怎麼跟爸媽說、怎麼跟同學講、當朋友都進了下個階段自己卻被淘汰,怎麼跟自己交代?(倒不如一開始就不要來參加就好!平白無故找委屈!)

 

委屈是一定的,但絕對不是平白無故的。

 

人總是習慣安逸的動物,處在自己的小圈圈一久,我們總是樂於依靠自己的強項過日子,別人的口才比我好,沒關係我的文筆比他強;別人的邏輯比我順,沒關係我的廚藝更精湛;但卻從來沒想過,當我們跨出了這個小圈圈,我們的強項是否還稱得上強項,亦或只是單純的相對強項?都聽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卻從沒想過,也許自己其實是從沒離開井底的小青蛙。

 

但就像基測是個避不開的正面衝擊,暑期實習、或即將開戰的程式競賽 - 來自各地各種階級各個環境的競爭者,擅長寫code的、口若懸河的、專精規劃架構的各色競爭者在你無從防備的情況裡齊聚一堂,曾引以為傲的自我優點,突然都可能出現裂痕,當我們跳脫了一個班小小的350人,才明白現實的競爭,很殘酷,也很可怕。而最可怕的,是這種殘忍一直都在,只是我們始終沒看見。

 

不是自己不夠好,只是社會上更好的人原來比自己想的還多。

 

我很慶幸那一年政府舉辦了、而我也參加了2月基測。正因為被狠狠的甩了巴掌,讓我看清自己努力的空間還有多少,雖然沒辦法來個絕地大逆轉,但至少後來半年的埋頭苦讀有加分不少。面對現實的確很痛,但如果沒有這麼血淋淋的經驗,我們又有多少人能看清事實的真相?

 

暑期實習的感謝函正在陸續大方送,程式競賽的初賽也馬上要進入淘汰機制,會有很多很多的同學備受委屈,也會有很多很多的參賽者心灰意冷,我不能告訴騙你說這都是因為制度不懂你,也不能敷衍你說下次就一定有機會,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如果我們能正視這次的傷害多認識自己的實力一點,那這些都不是屈辱的打擊,而是自我了解的過程。

 

電影“He is just not that into you”裡女主角有段話一直讓我覺得很勵志:

 

I may dissect each little thing and put myself out there so much but at least that means that I still care….You may not get hurt or make an ass of yourself that way but you don't fall in love that way either.

 

雖然電影裡著重在感情的層面,但嘿~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藉由一次又一次丟臉與尷尬的嚐試、一次又一次的窘迫與不安,我們磨練自己真正的價值、找到自己真正想走的道路,只要我們能懷抱希望繼續努力,眼前的這些挫折都只是成長的代價,所以別聽身邊的人怎麼笑你、別管周遭的人怎麼看你,找出努力的方向,記得你只需要對自己交代。

 

而且,當你看清了自己的方向,你離成功又怎麼可能會太遠?繼續加油吧!

 

written by Kem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趨勢科技展翅計劃 的頭像
    趨勢科技展翅計劃

    成功Project背後的小小團隊

    趨勢科技展翅計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